這個數字是連2006、2007年大牛市時也沒有出現過的,當年A股的滬指約6000點,今天是3000點不到。看看1萬億是代表A股每秒至少有1億成交,現在A股的融資(孖展)是歷史新高達8,000億,即是A股狂牛是由借錢炒股帶動,買A股的大部份都是股民而不是機構投資者。
港股這一星期亦錄得每天過千億成交,為2008年大奇蹟日後罕見。自11月21日人行減息以來,升勢只集中於3板塊,包括內銀、內險及劵商股。其中劵商股如最大的中信證券或最少的銀河證券,一星期可以升超過20%,半新股中州證券更可以升50% ; 平保可以配股後由$60升到$75,升25%只是一星期的事; 一眾內銀股及指數ETF先後創52週新高。
這並不是板塊輪動,而是炒落後; 落後的股份之所以落後,是因為這些股份都不會有很好的盈利增長,例如地方債危機。2006、2007年這些金融股是領先股,因為中國的GDP有雙位數增長,企業的盈利在增長。但如今的中國經濟正是放緩才需要減息。
一句老話,減息救不了經濟。話雖如此,股市價量齊漲是現實。投資人現在應緊緊握住盈利股票,勢色稍有不對便離場,始終升勢過急總有調整的一天,保持自己的節奏才是賺錢的基本。
我會等待股市腥風血雨的場面出現才慢慢考慮入市,期待下星期的中廣核能延續這星期的狂牛情緒。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